【三湘都市报】杂交水稻品种选育出“新招”,轻简机械化制种时代即将来临(组图)

时间: 2018/10/12   作者:记者陈舒仪 实习生 陈景涵 通讯员 喻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喻诚   点击:

三湘都市报1011日讯 大片金黄的稻田,饱满的穗子;轰隆隆……随着收割机的轰鸣,长沙县江背镇河田村的又一块稻田收获完毕。今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举行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品种选育研究进展报告会,并由省农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该校与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适合机械化制种小粒型不育系卓201S配组的杂交稻组合卓两优141进行现场测议。

现场,湖南农业委员会研究员青先国卓介绍,示范现场的卓两优141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成熟期落色好,抗倒性强,田间无病虫危害,产量优势非常明显。在品种选育上,通过选育小粒型不育系和大粒型父本,利用一定规格孔径的筛子,通过机械筛选的方法,彻底分离杂交种子,保证种子纯度,实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混播混收和机械分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唐文帮激动地告诉记者。

众所周知,杂交水稻较一般常规水稻产量高,但杂交种子生产成本高,售价自然比较高。对于种植水稻这样的低附加值产业来讲,高价的杂交种子和农药、肥料一样是生产成本的大头。如何降低杂交水稻的用种成本,提高种子质量?这是唐文帮教授及其研发团队一心想要攻克的难题。自2007年开始,唐文帮教授及其团队从选育广适性小粒型两用核不育系入手,以培育适合机械化制种、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能在我国水稻主产区大范围推广的广适性优质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为主攻方向,经过10余年研究,在降低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唐文帮说,一开始推广小粒型两系不育系所配的杂交水稻时并不顺利,把种子免费送给种植户,他们都怕小种子会出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尝试。但很快小粒型品种优势显现出来,卓两优141不仅抗病、抗倒、耐热、产量高、成本低,还能实现机械化制种。

 

据了解,通过小粒型两系不育系选育的杂交稻品种具有以下优势:卓201S千粒重仅14克左右,为一般水稻不育系的40-50%。其所配组的杂交稻品种的每亩用种量可节省近一半(按重量计)。传统水稻一斤种子约2万粒,小粒型两系不育系卓201S种子却有近4万粒。这意味着可以替农民节省近一半的种子成本。另外,卓201S与大粒型恢复系杂交制种,可实现混播、混收、机械分筛,减少制种的劳动力投入,有效降低制种成本,可使杂交种子的价格更亲民。由于减少了父本的用量,母本的基本苗得以增加,制种产量明显提高,一般可达200-250公斤/亩。同时,通过特制的精选分筛机筛选,可以彻底分离杂交种子,保证种子纯度。

目前,小粒型两系不育系201S”、杂交组合卓两优581已通过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卓两优141、卓两优2115、卓两优1998、卓两优1912019年申报审定,对促进湖南优势种业发展,发展杂交水稻将起到关键作用。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81011日 三湘都市报 记者陈舒仪 实习生 陈景涵 通讯员 喻诚 图片均由 李晗枫 摄 网页链接:http://sxdsb.voc.com.cn/NewsDetail/795125.html)

 

 

 
点击下载文件:
0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映像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