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菜地里放飞青春之梦

时间: 2011/09/14   作者:王文隆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李苗   点击:
    蓝图

    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水平。切实抓好粮、油、肉、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有效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行动,全面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摘自《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2011—2015年)》

    9月8日,浏阳市永安镇礼耕村,湖南浩博有机农业公司有机农场里,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正当蔬菜换茬时节,地里一半以上的瓜果蔬菜已采摘干净。一条长而笔直的机耕道两旁,井然排布数百亩菜地,记者远远地看到路的左边地里有3位菜农挥着锄头在忙活。

    走近了,看上去3人都只20岁出头,皮肤很黑,穿旧T恤、长短裤、拖鞋,地道的青年农民。旁边有人介绍说:“这几个伢子,是湖南农大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呢!”

    记者也短装、凉鞋,大步走进菜地。3人或持锄头或挥铁耙,把已经铲离土的小西红柿树及杂草一堆堆地往田埂上拖。菜地呈长方形,分成七八畦,记者到时只剩下几堆杂草,正寻思找一把锄头帮忙,不料3人动作快,根本不让沾边,每人搭住一堆便飞快地往顶头上的田埂拖去,三下五除二就清除得干干净净。等在机耕道上的大旋耕机,轰鸣着开进来松土。

    记者抽空跟3个大学生“农民”聊了起来。他们分别是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及农学专业2007级的张文明、李小鹏、魏合彪。张文明、魏合彪都是1.65米左右的个子,李小鹏稍高一点儿,晒得黝黑。

    “搞农业、种蔬菜,在争取高产高效的同时,要种市民需求的有机菜、健康菜,这是大势所趋,有前途。”今年3月份,即将大学毕业的3个好朋友商议,学以致用最好就是去农业公司当技术员。于是他们相继来到湖南浩博有机农业公司。

    当技术员没几天,他们萌发出一个念头:“要是能直接承包一块地、身体力行地种有机菜多好啊!”公司老总得知几位大学生的想法后欣然同意,并提供有机肥和种子等,嘱咐他们只管把菜种好,公司负责收购。3人很兴奋,一口气承包了9亩多地。于是,接下来的几个月,3个大学生在9亩多地里种了青黄瓜、小黄瓜、南瓜、辣椒、小西红柿,都基本收获完毕,如今地里还有小白菜“上海青”正等着采摘。

    “除了去学校办事,从来没休息过一天,已经没有星期天的概念了!”没想到,几个月来起早摸黑,整地、浇水、施有机肥、用生物技术除虫、拔草、采摘,3人的劳力还不够,这一片长得好,那一片又跟不上,还请人帮忙摘西红柿。

    这6分多地刚收获完一茬小西红柿,大旋耕机松土后,他们自己还要用石灰画线,用开沟机开沟,然后在一畦畦的土里用小旋耕机再松一遍,盖上薄膜,准备种抱子甘蓝。

    “种小西红柿的时候没有盖薄膜,结果杂草长得厉害,我们有机农场又不打除草剂,长出来了只得靠手拔,忙不过来。”李小鹏总结教训:“加上前几个月地里缺水,所以产量不高。”

    他们算了一下,总共种了2亩多小西红柿,只收获了不到1500公斤,不到正常产量的一半。除虫用诱捕器,除草则靠人工。“缺人手,顾了小西红柿又没顾得南瓜,结果有一亩南瓜只收了一二百公斤。”魏合彪边说边指上边的一块地,那儿长了好高的草。

    “有一亩七分青黄瓜种得好,采了7500公斤,公司7毛钱一斤收,我们挣了一万多块钱。”张文明告诉记者。

    虽然有失败的教训,3人仍充满喜悦。“在这里,我们把在学校学的东西用上了,也学到了校园里学不到的很多东西。”李小鹏说,“就比如扎菜架子吧,原先在学校学的,在架子之间用竹竿连接,这里的技术师傅教了我们用绳子的方法,速度快多了,也扎得更结实,很实用!”

    “累是累点,忙也很忙,但看着自己种的菜苗一天天长大,心里特别高兴!”有了实践的初步成功,3个大学毕业生对未来更加有信心。

    “希望几年之后,自己也可以创业单干,建有机农庄,开农业科技公司!”李小鹏黝黑的脸庞洋溢着朝气。他告诉记者,现在形势变化快,农业越来越被看好,和上一届相比,今年学校大部分毕业生就业选择了农业领域,要么搞管理,要么搞技术,“不过直接下地当‘农民’的,还只有我们3个,嘿嘿!”

    午饭时间也快到了,大伙一块往农场食堂走。经过即将清理的一片小黄瓜地,李小鹏喊声“等等”,飞也似地奔过去,摘来一捧青色的小黄瓜:“尝一根吧!纯有机的,干净,不用洗!”

    记者拿起咬一口,那味道,说不出的清爽、甘美。

    记者感言

    王文隆

    3名大学毕业生的实践值得推崇。他们热爱农村、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也看到了农业未来趋势。当一名农业管理者或科技人员,在外人看来已是深入农业和农村的第一线,但他们不满足于这个“第一线”,他们要承包土地直接当农民,直接尝试如何种植有机蔬菜。他们要通过体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用的技术,在广阔的田野上实践,为广大市民提供健康的农产品。有志者事竟成,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一定会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

    (校党委宣传部转自2011年9月13日《湖南日报》1版 作者:王文隆)

点击下载文件:
0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映像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