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党故事】五十功名尘与土,白头仍在践初心——水稻育种专家陈立云的入党故事

时间: 2021/06/17   作者:徐婧婷 付若妮      来源:宣传部   编辑:新闻中心   点击:

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家、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立云教授

本网讯(学生记者 徐婧婷 付若妮)1971年7月1日,在湖南省华容县新河公社新建大队的大队部礼堂,一位青年农民与其他5位同志一道,在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领誓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位青年农民后来成为了全国模范教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优秀专家,他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把功名视如微不足道的尘土;如今白发满头,却仍在践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初心,奔波在水稻育种的田间地头。他,就是被大家称为人民科学家的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陈立云。

 陈立云教授在田间工作

在党50年,陈立云育成或合作育成近百个水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3亿多亩,新增社会效益近300亿元;从理论到技术解决了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不安全的重大技术难题,研创了水稻两系不育系种子繁殖新技术,为我国两系杂交水稻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或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湖南光召奖1项。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科技先进个人、湖南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作为湖南省高校唯一代表到北京参加了国庆70周年庆典观礼。

陈立云教授这一辈子一共有三个心愿:“一是把籼型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成功;二是育成父母本适应机械化制种的杂交水稻组合,将杂交水稻种子价格至少降低一半;三是力争选育全生育期只有80天左右,亩产能达到千斤的超早熟水稻品种,为提高复种指数,救灾补荒打下坚实基础。”为了实现这三个心愿,72岁的他仍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

 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的农家子弟陈立云出生于洞庭湖畔的一个小村庄,家境贫寒的他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农田奔波,对水稻格外亲切。1967年,18岁的陈立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下乡种田。在生产大队躬耕的五年间,他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农田这小小的一方天地。

1971年,在生产大队表现优异的陈立云被推荐入党。 “我们这一代人跟着共和国一起成长,看着祖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天天变强大,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好,每个人心中对党和国家都有着深切诚挚的情感。我也不例外,所以我希望以党员的身份参与建设国家。”

1972年,陈立云在生产大队的推荐下,前往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深造学习农业知识。“我不仅是行动上入党了,入党时的初心也更加坚定,希望将所学的农业知识与之前在农业大队的下乡实践经验相结合,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学期间,他始终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刻苦钻研,为其后来在科研上的硕果累累奠定了基础。

1975年毕业后陈立云留校任教,奋斗在科研一线的试验田里,一俯身就是40余年。

 陈立云教授考察农情

海南三亚的冬季,温度较高,可以种一季水稻,是育种的天堂。由此,陈立云便开始了他如候鸟般穿梭于长沙和三亚两地、静守孤寂搞科研的漫长岁月。简陋的农舍,落后的农业技术,恶劣的生产环境,全都阻挡不了他投身农业的决心。

1980年的早春,他因为事故扭伤,卧床近大半个月。可正赶上3月中下旬水稻要做杂交,事情紧急又繁忙,陈立云伤还没好全,但为了不耽误时间,影响了科研的进程和最终效果,他咬了咬牙,负伤上阵。

“做育种研究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难,经得起诱惑。水稻育种一般都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出成果,我的第一个有影响的成果是46岁那年才出的。”陈立云曾向他的学生这般告诫。为了培育一个杂交水稻的新品种,他常常历时多年潜心研究,深入农田考察,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发现。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水稻生产方式和耕作制度将发生重大改变,对杂交水稻的一些农艺性状必然会提出新的要求,”除了杂交水稻高产与优质的难题,制种安全问题也困扰着农民,陈立云挺身而出,“我还有梦,那就是不断创新,选育出更好、更优的水稻品种,为农民增产增收做贡献。”

陈立云教授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这个梦不仅是陈立云感恩党,感恩祖国,报效党,报效祖国的不竭动力,也是他的毕生追求。他经常自己开车到40多公里外的科研基地开展科研工作,长沙基地90多亩、海南三亚30多亩科研地的育种材料全部是他亲手选出。

大地般厚重,农民般质朴,就是陈立云的特质。他始终扎根土地,心系农民,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粮食安全责任扛在肩上,始终把科研与民生紧密结合,把研究优质稳产高效的水稻作为一生的初心、一生的追求。他赤脚带着稻花香来,心中捧着一腔赤诚奉献党和国家。

(审稿人:余婷婷)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