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制图如读诗 用心勾勒笔尖上的立体世界 ——记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工学院熊瑛老师

时间: 2017/03/15   作者:田珂星 何枝燕 聂婷 赵星雅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报   编辑:喻诚   点击:
 

物简介:熊瑛,工学院讲师。硕士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主要承担工学院《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土木工程制图》、《建筑制图CAD》、《现代工程图学》等课程教学。2006年,获湖南农业大学讲课比赛二等奖;2015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2016年,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并被授予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能手称号,2016年指导学生获湖南省机械创新大赛二等奖。

201610月,在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上,熊瑛老师荣获一等奖并被授予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能手称号。当谈起获奖经验时,熊瑛说:“正如绘制机械图形一般,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要求十分精确,不能将就,必须以严谨踏实的态度对待。我也会用心去做一名合格的机械设计师,绘制好手中的每一幅机械图形,用行动去做一名不断探索的教育者,引导更多的机械设计师。”

“以诗读图” 让学生尽享课堂之乐

“任何工程设计都离不开图形,图既是展示设计的载体,也是工程师的语言。”熊瑛在《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这门课程教学中发现,机械制图涉及到的内容大多是图形,要实现从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图形的转化,关键是要提高学生在“读图”、“绘图”方面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以诗读图”是熊瑛在教学竞赛中取胜的“法宝”。当讲到“读组合体视图”这一内容时,熊瑛并没有直接切入到组合体视图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在课前引入杜甫所写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歌,让学生结合两句诗,在脑海中想象诗歌里描写的春景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读组合体视图与读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先要熟悉基础立体的三视图,再结合题中所给的平面图形,根据点、线、面的投影特性进行空间想象,空间立体便能‘脱影而出’。”熊瑛对学生说。

熊瑛所教的学生以男生居多,学生们每堂课都跟图形打交道,如果直接给学生讲图形的点、线、面的知识,时间长了学生便会觉得枯燥。在给学生们讲到读零件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零件图的视图、标题栏、尺寸标注、技术要求这四大内容,熊瑛将一个零件图比作一个美女,对学生说:“看到一个美女大家肯定都想了解她、知道她的名字,那么零件图中的标题栏就像她的姓名;零件的视图就像她的外貌;尺寸标注就是的身高、体重;技术要求就像美女的兴趣爱好。”

16级工学院的刘山同学说:“熊瑛老师时常在课堂上穿插一些趣味的话题,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很轻松地记下了这个零件的尺寸,也给图学这门课增加了趣味性。”

制图“不将就” 要绷紧严谨的这根弦

翻开熊瑛办公桌上堆放的那一叠学生们上交的图形设计,一张张图纸上用红色标记着:缺了尺寸标记、没有细点划线、没有用粗实线等。

《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紧密联系的课程,熊瑛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常鼓励学生回去“多看、多想、多练”。“作业是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检验,也是提高学生绘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学生上交的作业和机械设计图,我的要求很严格,没有达到标准的我会标记出来让他们修改。”熊瑛说。

一次,给学生讲完手柄设计后,熊瑛让学生们画一个横放的手柄图,但是16级车辆工程专业的陈博画的手柄图却出现了粗细实线不分、在图纸上留下了很多擦拭痕迹的情况,图纸既没达到标准,而且不美观。熊瑛见状便为陈博指出了不足,第二天陈博将重新画好的图纸交给熊瑛。“一个简单的手柄画融汇了几堂课上的知识点,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认真、反复地修改,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漏洞,我以后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机械设计师。”陈博说。

“我觉得设计图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零件设计图绘制出来是要拿到工厂进行加工运用,有一点点的误差就可能引发整个工程瘫痪,所以不容许有一点误差。”熊瑛常跟学生们这样说。看似平常的一句话里,却道出了图学学习的精髓。

“教学越研究就越值得琢磨”

毕业后,熊瑛曾去公司做过企业策划;2003年她回到学校,成为了一名老师。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教师,熊瑛积极地探索教学实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她说:“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教学这条路上摸索着,参加这次全省高校教学比赛后我发现,教学越深入研究,就越值得琢磨。”

去年的5月到11月,将近半年的时间里,紧凑的教学任务之余熊瑛还要准备教学竞赛,重新写教案、做教学设计、做课堂讲解的PPT,她请学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来听课,挑自己的毛病,将老师们的意见记在本子上。“光意见本,我都记了好几本。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讲课节奏没有起伏、PPT做得不够高大上、课堂互动不够多、口语化太严重等。”熊瑛说。临近比赛前,学校督导团来听课时这一系列的问题还依旧存在,熊瑛没有气馁,而是将自己上课的视频录制下来,从中寻找解决方法的突破口。她尝试着制作不同风格的PPT;在课堂导入环节上增设趣味图片;回家之后家里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在课堂上我感觉不到自己哪里讲得不好,但是看录像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确实有不足的地方,我就尽力地规范、避免它们。”熊瑛说。

现今,“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已经成了教学改革的趋势,熊瑛告诉记者她正在参加一个“微课”比赛,准备将《计算机绘图》做成“微课”。她发现如果仅靠自己讲知识点、演示一些图形的绘制方法,学生没有动手操作,就很容易遗忘,达不到一堂课的效果。如果将课本上的重难点知识做成“微课”放到网上,学生们在线上就可以了解知识,同时还可以在电脑上动手操作,就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微课’的前期制作工作量特别大,一项项将知识点提炼出来、然后再串联,但是我相信我能够把这个课程做好。”熊瑛说。

“我喜欢看到孩子们的蜕变”

对于自己的学生熊瑛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她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般关心呵护。熊瑛说:“作为一个老师,我最大的喜悦是看到学生从无到有的蜕变过程,看到这群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我很欣慰。”

熊瑛是2013级农机班的班主任,每学期开学,熊瑛都会和学生一起探讨新学期规划,督促学生的学习;根据班上每个学生的表现,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一对一谈心,听学生的烦心事,给他们指点迷津。每次放假都会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提醒他们到家后要在班群里报个平安。

除了认真地做好教学、教研之外,熊瑛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比赛。在2016年湖南省第三届机械创新设计比赛上,熊瑛是湖南农业大学多尺寸包装机小组的第二指导老师,她主要负责完善方案、修改学生的仪器介绍书、PPT等。白天忙于工作,熊瑛便中午或者晚上去实验室修改学生参赛文件,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将作品的亮点显示出来。“一次早晨起来,看到手机里老师凌晨两点发来的参赛文件,她的细心与耐心感动了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老师的悉心陪伴与指导,让我学到了很多作品介绍方面的技巧。”小组成员林洁雯同学说。

“看着这群孩子从开始参加比赛时只懂理论知识,到比赛结束后学会将理论与实际操作融会贯通,我替他们高兴。”熊瑛说。

每一幅机械制图形,其严谨的画法,精细的规格,不仅折射出了一个机械设计师最基本的功底也反映了其严谨踏实的绘图素养。教学能手比赛结束后,熊瑛又继续回到课堂继续探索着教学的真谛。她说:“制图就像读诗,越研究越就值得琢磨,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永远不敢说自己做得很好了,我会在这条路上奋勇前行,用心绘制机械图形,用心引导学生绘制每一幅机械图形。”

(学生记者 田珂星 何枝燕 见习记者 聂婷 赵星雅)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