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国三问”到“抗战六问”——湖南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放式课堂第四期培训举行(图)

时间: 2022/05/31   作者:郑立勇 张燕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   点击:

5.24授课现场[1]_副本.jpg

培训现场 龙昊宇 摄

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立勇 张燕)5月24日下午,湖南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放式课堂第四期培训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本期授课主题为《从“爱国三问”到“抗战六问”——为什么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由全国第二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竞赛特等奖获得者、湖南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桂香副教授主讲。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文学禹教授担任点评专家,省内百余名师生参加。

课上,陈桂香以问题为导引,从“爱国三问”引入教学,又将教学内容凝练成了“抗战六问”,以“问题链”的教学方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展现中国抗战的正义性、全民性、国际性,有力回击了抗战历史中的虚无主义观点,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中流砥柱作用。陈桂香将理论与故事相融合,以故事将学生带入到抗战历史的情景中,从微观叙事审视宏观历史,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让学生增强思辨能力,把握历史规律,增强政治定力。启示学生要以人民立场的大情怀、“滚石上山”的大勇气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视野,在砥砺奋斗中不断前行,为民族复兴凝聚磅礴之力。

在课堂点评环节,学生代表们一致认为本堂课以新颖的导入、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剖析,让自己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中流砥柱作用有了更清晰明了的认识,更加坚定了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与会的老师们也纷纷表示,本堂课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史料运用娴熟,说理深刻,达到了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文学禹认为,本堂课展现了重构体现创新、历史联通现实、原理阐释史实、故事活化理论的四大亮点,用故事这种生动形象且学生容易入脑入心的话语体系来实现政治引导和价值塑造,使整个教学不仅接“天线”也能接“地线”,最终达到了“大道至简,大音希声”的思政育人功效。

本期培训还增设了“拥抱世界——思政+三农+艺术原创歌曲MV微展播”环节,精选了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艺华教授作词的四首歌曲。

(审稿人:余婷婷)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