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宣传部 庹炼)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一代科学巨擘袁隆平院士尽管离我们远去,但他留给世间弥足珍贵的遗产,不仅体现为造福中国和世界的杂交稻研究成果,更体现为其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科学家精神。5月25日晚,湖南农业大学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举行学习袁隆平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由袁隆平院士生前同事、朋友、学生讲述与袁老相处的点点滴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使之光耀三湘四水,烛照后学。
柏连阳:袁老病危之际,还在关心杂交水稻
“90多岁了,患有这么严重的疾病,还能这样顽强地与病魔斗争,乐观地面对人生。”在袁隆平院士病重期间,柏连阳经常陪在他身边。他说,不管身边有没有人,袁老都不会喊痛、喊不舒服,更不会展现出很难受、很痛苦的样子。
“袁老对事业很执着。在他还能讲话的时候,大伙来病房看他,他嘱咐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杂交水稻推广好。但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没有任何交代,也没有留下遗言。”袁隆平院士念念不忘的只有杂交水稻,只有粮食安全,只有高产高产更高产,优质优质更优质,只有他那两个伟大的梦想。
“20号、21号晚上,我们还围在病床旁陪着袁老一起唱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是在歌声中停止心脏跳动的。”尽管医院全力救治,尽管家人在床边唱着他喜欢的《红梅花儿开》等歌曲,期盼他能够睁开双眼,但最终还是没能迎来奇迹。
“袁老一辈子到最后一天都还是想的杂交水稻,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今天,我们学习弘扬袁隆平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践行好袁隆平崇高的精神风范。让我们马坡岭地区永远成为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高地,不断地有更多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峰。”
陈立云:袁“帅”的知遇之恩
“我一个普通的高校教师,能得到袁老师的厚爱,是我人生的大幸。”对于陈立云而言,袁隆平院士是有知遇之恩的。2017年,陈立云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由于新出台的规定,年满65岁的申报者需要6位院士推荐。在短时间范围内,陈立云没法找齐推荐人。袁隆平得知此事后,二话不说立马联系一位院士请他做陈立云的推荐人。
尽管在那一次评选中,陈立云与院士头衔失之交臂。但袁隆平的几句话最终让陈立云释怀:“我也3次评选才当选院士。当院士不是我的奋斗目标,搞科研为人类做贡献才是我的奋斗目标。”
“我自诩是袁‘帅’点将最多的‘将’。”陈立云学术人生的两部重要著作都是袁隆平院士亲自作序;自己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进行论文答辩,请袁隆平院士当答辩委员会主席是有请必到;鉴评会、考察会、验收会,袁隆平更是频频“点将”陈立云。
“我们时刻都看到袁老师在思考、在创新。”正是受袁隆平院士勇攀高峰、敢为人先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求实精神的影响,70多岁的陈立云教授依旧奋战在农业科技一线,候鸟般辗转于湖南、海南、云南,躬耕田野,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今天我很高兴地报告袁老师,我在耐盐碱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亲本选育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并力争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这应该是袁隆平院士一辈子最关心的事情吧。
“1986年,袁隆平院士提出双季杂交稻亩产过吨粮,我们按照袁老制定的技术路线,加大了湘中湘南杂交早稻配杂交晚稻‘双杂’种植模式和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力度。衡东、醴陵、湘潭等县实现了成建制亩产过吨粮,株洲市成为我国第一个亩产吨粮的地级市,为湖南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袁隆平院士在攻克难关中,表现出坚韧不拔、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袁老言传身教,凡事亲力亲为。”2008年,在组织申报“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杂交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期间,78岁的袁隆平亲自修改报告,带着我们上北京汇报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获得批准,为杂交水稻创新搭建了更高的发展平台。
“袁院士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杰出的战略家。他在耄耋之年,还时刻想着国家大计,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青先国说,袁隆平把水稻高产作为永恒主题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优质,在育种战略上确立了高产、优质相统一的双重目标,促进了杂交水稻产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稻农收入水平。还针对我国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的情况,提出并组织实施了“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三一工程”“第三代杂交水稻创新工程”“海水稻拓荒工程”。
从1984年毕业到袁隆平先生仙逝,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邓华凤已经跟随袁隆平院士从事杂交水稻工作37年。
“恩师的创新精神对我影响最深。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是袁老师创新精神的有力注脚。”邓华凤说。在1989年夏天,南方遇到罕见低温,两系法研究陷入困境、跌入低谷,许多同行感到悲观失望。袁老师却乐观地认为,出现这样的低温天气能够暴露问题,正好可以研究解决问题的技术策略。于是他带领团队反复探索,摸清了两用不育系的温光规律,找到了安全繁殖制种的奥秘。他及时提出了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3.5℃的实用光温敏不育系关键技术指标的选育理论,为两系法研究指明了方向。
也正是在袁隆平院士这一技术理论指导下,邓华凤用安农S-1转育成第一个实用早籼温敏不育系810S,选育出长江流域第一个温敏型两系法杂交早稻八两优100,该创新性成果对温敏型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由于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中的突出贡献,2014年,邓华凤同袁隆平院士一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袁老师的书房里,挂着一首他自题的小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这正是袁老师创新精神的写照,也是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的原因所在。
“先生一辈子躬耕田野,他的一生,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的背后,是他一往向前的脚步,是精益求精的追求,亦是科学精神的生动注脚。”袁隆平院士博士生、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王建龙说。
2018年,金健米业研发的优质杂交稻品种“桃优香占”荣获首届国家优质稻鉴评金奖,拿下杂交稻第一名的时候,王建龙第一时间跑来向袁隆平院士汇报,袁隆平院士高兴地鼓励王建龙:这证明了杂交稻不仅可以高产更加可以优质,要继续专注优质杂交稻的研发,要让全国人民吃饱的同时吃好。
“三年、三品种、三金奖,产量是越来越高、米质是越来越好。”在袁隆平院士的关心和指导下,王建龙频频斩获金奖。
袁隆平院士不仅关心杂交水稻的产量和米质,同时也很关注大米深加工及食用品质的提升。很多人都知道,先生一生钟爱米粉。当听说超级杂交水稻做出来了米粉,也非常好吃,深爱消费者喜欢!先生听了非常高兴,连声说好!好!
“先生,您放心,作为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将按照您的指示,继续开展高档优质杂交稻研究,牢记您'优质不能以牺牲产量为代价'的谆谆教诲,让杂交水稻高产、高产更高产;优质、优质更优质,实现您让国人吃饱吃好的愿望……”
唐文帮:没有“异想”哪来“天开”
“最初对袁老师的了解来自教科书。”对于唐文帮来说,“杂交水稻之父”的头衔是如雷贯耳的。
“袁老师一到基地,就和我们一样,一双拖鞋,挽起裤脚,有时候还一个裤脚长,一个裤脚短,爬田埂、蹚泥水,时不时还光着脚下田查看。”唐文帮说。熠熠生辉的“杂交水稻之父”身体力行告诉唐文帮,做农业就要躬耕田野、脚踏实地。
“杂交水稻的五个阶段、杂交海水稻、第三代杂交水稻等,很多人都认为是袁老师的‘异想天开’。现在,我才真正认识到,没有‘异想’哪来‘天开’,正是袁老师的这种‘nothing is impossible’的创新精神,才有后来的伟大成就。”袁隆平院士是水稻科研工作者的统帅和旗帜,他在科技创新上的“异想天开”给了很多科研工作者启示。
“我们在袁老师的鼓励下,以小粒型不育系选育为突破口,实现杂交制种混播混收、机械分离全程机械化制种;已选育出6个小粒型水稻不育系通过审定,其中适合机械化制种的两个品种在产业化过程中,供不应求。”我国在杂交水稻品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种子生产优势不明显,研究之路道阻且长。但袁老的精神和梦想激励这一代又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一往向前、永攀高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邹学校表示,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像袁老那样,把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化作矢志科研的坚定信念、勇于创新的可贵胆识、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着眼发展求突破,为实现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接续奋斗,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守护来之不易的丰收粮仓。同时,培养更多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现代农业人才,接力攻克农业领域“卡脖子”问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校党委书记陈弘要求全校师生向袁隆平学习,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把实现自身价值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乡村振兴之中,从祖国富强中寻找人生的方向,在强农兴农中寻找奋斗的目标;牢记“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字箴言,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不懈奋斗、不断攀登,让袁隆平精神在湖南农业大学的校园里闪闪发光,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以更好的成绩告慰袁隆平院士。
(审稿人:余婷婷)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