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学者】兴趣,为她开启生命科学探索之旅 ——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我校双聘院士陈雪梅

时间: 2015/12/05   作者:吕志 庹炼 王晓凡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报   编辑:admin   点击:
 

人物简介:陈雪梅,我校双聘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6年生于哈尔滨,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任美国罗杰斯大学助理教授、2005年获得新泽西州立大学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加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历任副教授,教授,一级教授。

2013年,六位华人学者正式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我校双聘院士、湖南省“百人计划”创新人才陈雪梅就是其中之一。她纤瘦的身体承载了许多荣誉光环:北大才女,公费留学生,终身教授……最终,凭借“小分子RNA”的重大研究成果,在植物分子生物学这一科学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功问鼎美国科学院。优雅、睿智、从容,陈雪梅用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向人们展示了傲雪寒梅绽放的灿烂。

心怀兴趣 就会让你不停地走下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陈雪梅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结缘。

1988年,陈雪梅大四。在一场报告会中,当时北京大学生物系唯一一个研究植物分子生物学的陈章良老师邀请专家王侃前来讲学。在这里,陈雪梅第一次接触到了“植物分子生物学”,并被这一领域深深吸引住了,觉得这个植物分子生物学既深奥,也很有应用前景。

怀着浓厚的兴趣,在陈章良老师的指导下,陈雪梅将植物分子生物学作为研究方向,并完成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毕业后,陈雪梅考入了吴瑞教授带头发起的CUSBEA(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获得公派留学美国的资格,就读于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生物化学专业。

在旁人眼中,陈雪梅的“学霸”之路一帆风顺,可其中的艰辛曲折只有她自知。在读博士期间,导师带领陈雪梅做衣藻的遗传研究工作,在叶绿体转化的关键环节,有近两年的时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是按原计划坚持研究,还是换一个植物载体呢?“周围的同事都建议我换个课题,但我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课题设计都很感兴趣,我想知道转化叶绿体之后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陈雪梅说道。

“有兴趣,你就会不停地走下去,想看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陈雪梅没有放弃,通过与其他学者交流,改进实验方法等多种途径解决了技术问题,历时两年终于完成了实验中的一个环节。“框架一旦形成,后面的工作就会容易很多”,就这样,陈雪梅出色地完成了实验和相关的博士论文。

兴趣,让陈雪梅成为同龄人眼中的“学霸”,也让她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结缘,真正开启了她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相濡以沫”的生命探索之旅。

不断探寻 才能找到你要的答案

回忆自己的工作历程,她平静的话语会让你觉得并没有特别辛苦。

实际上,现实是残酷的。“在美国,助理教授有自己的实验室,要在5年的时间里做出成绩,证明你有科研能力,否则就得另谋高就。”1999年,陈雪梅博士后毕业,她带着9个月大的女儿,来到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担任助理教授。

当助理教授的这段经历,对初出茅庐的陈雪梅来说,无疑是最辛苦的几年,带着9个月的女儿,申请经费组建研究团队,同时还要授课,并力争得到学生较高的评价;还要承担一定的学术委员会的审稿、经费审批等工作;再加上论文发表的压力。每天早起去上班,下午5点接孩子回家,再返回学校加班到晚上8点,一天有10多个小时的工作量。陈雪梅说起来却是轻描淡写:“对于加班,我心里并不觉得勉强或不情愿,做科研做进去后,就停不下来。”

“当你对一项研究有着浓厚兴趣,你就特别想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你会想方设法地去找寻答案。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能否坚持下来,不懈追求是非常关键的。”陈雪梅说。

2005年首次发现植物microRNAs3′末端核糖基上带有2-O-甲基化修饰,为植物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发现之一。这一成果,让陈雪梅获得了终身教授的席位。

2013年,陈雪梅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鉴于她在“小分子RNA”的调控机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陈雪梅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在我看来,做科研,女生跟男生没有什么区别,男生能做的女生一样能做到,只要自己有兴趣,就能坚持下来。”陈雪梅说。“在农大校史馆中,我看到大多数专家教授都是男性,希望以后女教授会越来越多。”轻言细语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陈雪梅作为一名女性的执着和坚韧。她说,女性的身份并不会妨碍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乐于分享 助你打开科学奥秘的钥匙

“交流分享无疑是助你打开科学研究的钥匙。”陈雪梅认为自己的成功一方面源于兴趣与坚持,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学者、师生和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

十五年前,陈雪梅所在的学校“植物分子生物学”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科,后来学校招收到一名主任NatashaRaikhel,建立了实验中心平台,广招各路人才,逐渐把这一学科发展到了美国的前端,这让陈)梅深刻认识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在同一个领域,能有几个实验室共同研究,研究成果资源共享是非常有必要的。”陈雪梅在研究“植物小分子RNA”的时候,发现“动物小分子RNA”领域有交叉,于是,她很快请来了该方向的几名学者,通过学科交叉,交流合作,成功突破了研究中的瓶颈。“交流分享也会让人产生灵感”她强调说。

对于国内实验室的人才培养模式,陈雪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有的实验室有3040人,这么大的规模,导师怎么指导学生呢?”她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的实验室有15人,已经算是人数较多了。”陈)梅对学生几乎是全天候的指导,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找她交流。“在做研究生时,可以考虑进一个小实验室,能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自己更快成长。”陈雪梅说。这时候,也许最容易捕捉到科学的灵感。

“我比较认同美国的科研模式———一种自下而上努力的金字塔结构。无论是研究项目的确定,还是人员的招募,都是由基层的科研人员来决定的。这样能让这些人有着扎实的交流,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性。”陈雪梅补充。

陈雪梅认为,一个好的团队,除了需要足够优秀的科研人员,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善于交流的学术氛围。“我们每周都会开展‘coffeehour’(类似于茶话会),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来促进相互的合作。”

       从北大“学霸”到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一路走来,她如傲雪寒梅开得从容、淡定而执着。“要追逐自己的兴趣,永不言弃,或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陈雪梅最后说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生命科学探索之路上,她像一剪寒梅傲然绽放,散发出无尽的清香。

(记者 吕志 庹炼 学生记者 王晓凡)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