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肖应辉,湖南涟源人,民盟成员,博士。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点领衔人。1994年农学专业毕业留校任教至今,2002年至2005年在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1至3月在美国OHIO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植物新品种权4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教育部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参编著作两部,发表论文84篇。
“何所最可喜,稻熟岁粗丰”。当秋风吹过田野,金灿灿的稻田里那一株株成熟而饱满的稻穗应约而来,笑弯了腰的时候,就是肖应辉老师最开心的时候。这丰收的喜悦里记录着肖应辉二十年里走过的水稻研究历程。
相知相识“水稻缘”
水稻是他的梦想,是他的希望。1994年,肖应辉本科毕业留校进入了当年的水稻生态生理研究室,从此与“水稻”二字结下不解之缘。谈到与水稻的相知相识,肖应辉非常感恩把他带上水稻研究之路的三位老师。
临近毕业时,刚好遇上时任水稻生理生态研究室主任余铁桥教授准备招研究生从事水稻研究,和余老师一次简单的交流让他和水稻“相知”。余铁桥老师回忆,当年应聘的学生有20来个,一眼相中肖应辉,是因为肖应辉的自荐信笔迹端正、书面整洁,特别是书写前用铅笔在纸上划出的格子在完成后又细心地擦除。这一细节让余老师觉得肖应辉就是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料,因为做事仔细、认真是一个水稻科研人员必备的优秀品质。余铁桥教授成为肖应辉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后,在水稻栽培生理研究方面给予了肖应辉精心地指导。肖应辉说:“作为余铁桥教授的‘关门弟子’,我非常感谢他老人家为我打开了水稻研究的大门,更要感谢他在学术论文严谨表达方面给我的指导,教会了我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必备的认真、细致、规范等品质。他让我明白知识是科研的基础,成功更需要不一样的品德。”
与水稻相识5年后,获得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硕士学位的肖应辉转行考入了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研究生,成为了“全国模范教师”陈立云教授的“开门弟子”。肖应辉说:“在工作中与我接触最多和认识最久的就是陈立云老师了。他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同事,更是我在生活中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他身边学会了很多东西,他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思维在水稻科研上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博士毕业后,肖应辉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导师要求他弥补“近亲繁衍”造成的知识结构趋同的不足,必须走出去接受新的理念。在陈立云老师的推荐下他来到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成为万建民老师指导的第一位博士后。肖应辉说:“余铁桥老师为我推开了‘水稻人生’的大门,而陈立云老师和万建民老师则让我在与水稻‘相知、相识’后更懂得如何和水稻相处。”
完成学业后,肖应辉决定回到自己的母校——湖南农大,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与农大的水稻育种优势相结合,从事水稻分子育种研究。十多年时间悄然走过,肖应辉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参加人员鉴定出7个与水稻耐高温、抗稻瘟病有关的新基因,所选育的25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植物新品种权4项。
二十年的坚持
金黄的稻穗已经陪伴了肖应辉将近20年。自然科学研究是一件寂寞的事,它不仅需要很大的耐心、恒心,还要有能吃苦的精神和踏实做事的品质。
肖应辉说,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就像一部长征史。每一项科研项目从确定研究专题到得出结论要经历种质资源筛查、群体构建、表性鉴定、基因分析等步骤,而单单构建遗传群体这一步往往就要花费5~6年的时间。如他2011年发表的关于水稻耐热基因定位的学术论文,是在2008年获得科研立项资助的结果,而该工作始于2003年配制杂交组合随后每年两季种植构建而成的遗传群体。
枯燥而重复的工作看起来十分单调,让人望而生畏。课每个新项目对肖应辉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他总是卯足了劲,带上草帽,挽起裤脚,不分季节地走进那一方试验田。想要寻找到耐高温、抗稻瘟病的水稻种质资源,就要将水稻种植在高温生长季节或者稻瘟病易发地区,为了寻找满足这些条件的试验地,他经常要前往各种恶劣环境的地区。如为了鉴定试验材料抗稻瘟病的性能,早些年他经常要去稻瘟病易发的大围山病圃进行材料种植、抗性调查、杂交和收种等工作,而当年去大围山需要在早上6点赶车,并且上山的最后十公里往往只能雇用当地的摩托车送上山,到达基地时往往已是午后。为了找出水稻两系不育系冷灌繁殖的最适条件,必须每隔几小时对不同田块不同部位的水温进行详细测量,而这些工作往往在偏远地区进行,为了得到一个实验数据,常常一住就是两个多月。
水稻生长季节往往是天气最热的时候,这对过敏体质的他是个极大的考验。“不知道是稻田的水稻花粉,还是稻叶上蜘蛛等虫子产生的毒物引起的过敏,最严重的一次造成整张脸都脱皮了。但是,不能因为害怕过敏就不下田,只要过敏就打针吃药,好了继续下田,否则错过了关键时间,试验进程有可能推迟一年甚至造成研究失败。”谈起曾经的病痛,肖应辉脸上有着的只是淡淡的微笑。
在肖应辉看来,水稻研究充满乐趣。在水稻的生长季节,他每天早起晚归,经常前往远在浏阳的试验地里观察。“去基地就像是去旅游,下地干活还可以免费锻炼身体,我何乐而不为呢?”去基地次数多了,村子里的乡亲和肖应辉也很熟悉了,经常会来请教他一些水稻种植的问题。简单的,肖应辉就坐在田坎上给乡亲们解答;复杂的,就直接到乡亲们的地头现场讲解。
“实现水稻增产、稳产,解决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吃上饭、吃饱饭,是我也是每一个水稻科技工作者不变的梦想。”为自己的梦想工作,肖应辉觉得很幸福。
课堂上的传承
“我希望有更多的学生热爱水稻,热爱水稻研究。”肖应辉说,湖南农大在水稻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要把康春林、陈立云教授等老一辈水稻研究传承下去,需要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这项事业。
常年来,肖应辉都奔波在田间、实验室和教室,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即使再忙,他也会留出足够的时间去用心备好每节课,除了在教学内容上认真准备以外,他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细致分析。肖应辉讲授的《作物育种学》课程,涉及到繁多而复杂的育种方法,他便将不同育种方法的授课PPT采用不同背景色,既便于区分,又能醒目,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他努力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生动、形象、并有技巧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去理解并爱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肖应辉和研究生几乎形影不离,话题都离不开水稻。当试验基地进入农忙季节时,特别是在“五一”和“十一”假期,他带着研究生在试验基地同吃同住,往往一待就是一周。肖应辉还针对不同研究生的学术背景、性格特点,因材施教,指导他们选定不同的研究课题。如今年毕业的3位硕士研究生,每个人都找到了适合于他们各自发展的岗位。郝明同学性格开朗、爱好育种工作,肖应辉就要求他多参与田间工作,尽可能引导他往水稻品种选育的方向发展;对于性格较内向、沉着稳定的曹志同学,肖应辉同样因材施教的引导他往实验室分析为主的分子育种方向发展;对于有意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的盛浩闻,引导其往以分子研究为主的基础研究方向发展。
“我希望我的学生能热爱自己的专业,能成为对社会起正能量作用的人,能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农业生产做出贡献”。在培养研究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肖应辉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无论是站在蛙声阵阵的田间地坎,还是书声琅琅的三尺讲台,肖应辉不变的是对水稻科研梦永不倦怠的追求。
(学生记者 罗雅文)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