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方寸课堂 传递古典文学梦 ——记湖南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现代教育技术组)一等奖获得者刘剑群

时间: 2015/05/25   作者:伍晨晨 刘涛 徐妍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报   编辑:喻诚   点击:
 

人物简介:刘剑群,教育学院《大学语文》讲师,2004年从教以来主要着力于《大学语文》、《中国古典文学欣赏》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荣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湖南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一等奖,并被授予“青年教师教学能手”、“芙蓉百岗明星”等荣誉称号。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老T1教室里,年轻的女老师正轻轻踱步在学生们的座位附近,轻柔的《葬花吟》音律带着每一个学生感受着黛玉的悲情。这位女老师,就是刘剑群。

选修课也“人气爆棚”

提起刘剑群老师的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课,12级商务管理学生王媛回忆说:“我选修的古典文学欣赏课已经结课一年多了,但对刘老师的上课模式和风格还是很清晰地记得。她上第一堂课时就带领同学们一起梳理了古典小说的整体发展史,清晰的脉络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与其他许多学生一样,王媛十分钦佩刘老师上课能投入那么大的热情。在讲《红楼梦》时,刘老师会把对不同人物的感情和评价融入在讲课的语气里,并将预设的作品意境和中心思想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课堂中去,同学们不知不觉就被带入到唯美的意境中,与老师产生共鸣。

农学院学生肖源凤说:“刘老师的课堂生动、效果好,越好的东西越抢手,上次选课系统刚刚开始运行不到三个小时,刘老师的课就已经选满了。”13级机制教育班的男生们说:“每次上刘老师的课,八点上课,七点半就会有女生们去教室占位置,前三排座位都会早早的被一本本笔记本‘侵占’。”

“我希望已经上过《大学语文》课的同学可以把选修《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课的机会留给其他学生。”这是《大学语文》课结课时,刘剑群在班里说过的话。刘老师这么说,上过语文课的学生们只好‘忍痛割爱’了。

“慢”工出细活

“上好一门公选课的确不容易。”刘剑群淡淡的一句话里蕴藏着她工作过程中付出的精力和心血。

刘剑群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前她会征求学生们的意见,看大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哪一部分感兴趣,对哪一部小说感兴趣,然后认真规划讲授内容,尽量满足学生们的需求。“上课内容是同学们自己选的,每个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就会更用心地听课学习了。”13级理学院学生伍晨迪上过刘老师的选修课以后,颇有体会地说。

仅仅是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作为上课内容还远远抓不住学生们的心。在课前准备阶段,刘剑群会查阅大量的原著、点评和名家考证,力求将忠实于原著原貌与名家观点纵横交锋的研究现状,较为全面地介绍给同学们,通过设疑与解惑来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共鸣。此外,为了加强课堂效果的渲染,刘剑群还注意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剪辑视频材料,用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很多时候在课堂上短短一两分钟视频,需要几天甚至超过一周的时间准备。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讲解《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专题时,为了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体会曹操的复杂性格,更准确地了解历史人物,领悟历史人物的智慧,刘剑群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长达十几集的电视剧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反复斟酌,从中筛选、剪辑出符合曹操不同性格的各个片段,碰到片段内容不够精准时,最多的时候甚至要重复看上四遍。

“留言板课堂”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古典文学,鼓励学生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之美,是刘剑群关注的重点。她注重与学生们沟通交流,课间、课后不厌其烦地为学生们解答疑问,用责任心和关爱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刘剑群在课上讲的《红楼梦》深深吸引了14级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彭柔娜,课后她不仅自己买了《红楼梦》,还常常去图书馆借阅一些相关书籍,俨然成了一个“小红迷”。她的手机和QQ里都留有刘老师的联系方式,遇到不懂的词句,就会向刘老师留言请教,刘老师每次都会认真回复。留言板上,刘剑群会揣测学生对哪一个字或词语不理解,解答时会更有侧重点,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彭柔娜很喜欢这句词,却不太清楚它的妙处所在,于是在留言板上向刘老师请教。“全联不着一个‘水’字,却处处写水,水色借堤柳之翠,水质分岸花之香,可见作者文学功底之高。”刘剑群这样回复她。简洁明了的解释通俗易懂,又不失原文的意境,刘剑群为学生们答疑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刘剑群把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全都融入在一节又一节精彩绝伦的课堂里。在《大学语文》和《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课的讲台上,她站出了自己的风采。

( 学生记者 伍晨晨 刘涛 徐妍 )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