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原国家农业部部长何康、原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省领导和老同志熊清泉、刘正、颜永盛、许云昭、罗桂求、袁隆平、章锐夫,联合国粮农组织水稻委员会干事Nguyen Van Nguu博士、国际水稻研究所副所长William Padolina 博士,以及市领导和省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庆典大会。
袁隆平奉献给人类的杂交水稻被世界誉为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为此,他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国家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世界粮食奖等12项国际大奖。在推广应用方面,1976年至2003年,我国累计种植杂交水稻45亿亩,增产稻谷4500亿公斤。目前,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1亿亩,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产量占水稻总产量的60%。近年来,袁隆平主持的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又取得突破性进展:1999年至2001年,在江苏、湖南、河南等省多点较大面积上,实现了农业部“中国超级稻”中稻亩产700公斤的指标;2003年,超级稻中稻大面积亩产800公斤的目标首次实现,使杂交水稻的产量再上新台阶。袁隆平欣慰地告诉记者,超级杂交稻以亩增产150公斤、年种植面积2亿亩计算,未来每年将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
庆典仪式上,国际水稻研究所副所长William Padolina 博士盛赞袁隆平为世界创造了一个感人肺腑的神话。他说,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的成功,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袁隆平被粮农组织聘为首席顾问,袁隆平为首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多次赴越南、缅甸、印度、美国、菲律宾、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巴西、文莱等国,指导和帮助发展杂交水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