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团队】湖湘少年,用心改良湖湘味——访 “舌尖洞庭”创业团队

时间: 2018/06/25   作者:徐利平 白艳 李世成 刘欣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报   编辑:喻诚   点击:

团队介绍

“舌尖洞庭”由2014级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彭思华发起,团队成员有: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彭思华、周敏、邝智峰、屠自成同学、工学院的朱震东同学。该团队于2014年成立“常德湖香食品有限公司”,目前拥有三项保鲜技术专利。该团队获得2017年度“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竞赛”实践组校二等奖。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舌尖洞庭”这个成立于洞庭湖畔的创业团队将湖区一宝——藕苗加工后带往了更大的美食舞台,也让最浓郁的湖湘味游走在更多人的舌尖。

藕苗是还没有成形的藕,也是最嫩的藕,从湖里挖出来白白嫩嫩的,但是泡在水里,不一会儿就会变色,然后再高温烹制的话,颜色会更不好看。那么,怎样做才能既保证藕苗不变色又保留原有的鲜味呢?“舌尖洞庭”创业团队为此做了很多方面的尝试,经过两个月的时间,修改了二十多次配方,消耗了两吨藕苗后,终于找到了最佳办法。

起初,团队选用的是普通市面上的藕苗进行试验加工,可是他们发现,这种藕苗“经不起折腾”,满足不了他们对产品的设想。后来团队将多个藕苗品种加工制成粗成品,从多个方面进行比对,最后敲定了合适的品种——第52号种苗,“这个品种比市面上的藕苗要硬一些、脆一些,经加工之后味道刚刚好。”

产品需要独特的保鲜技术才能保证做出的产品在装入包装袋后风味不受影响。彭思华带领两位成员尝试着自己研发保鲜配方。“我们研发出了一种保鲜配方,但是这种配方不仅保鲜时间不够长,而且会影响藕苗的风味。”彭思华说。配方改进了好几次都没有突破关键点,后来他们找到我校保鲜技术研究方面的专家谭兴和教授寻求帮助。谭教授在原有的保鲜配方基础上提出了专业性的建议,并带着团队成员结合藕苗的特性进行研究。历时2个月,“舌尖洞庭”团队全力配合谭教授,终于成功研发出适合藕苗的保鲜配方。随着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团队成员也从中学到了许多有关食品保鲜的“法门”,这为他们后期进一步改进保鲜技术打下了扎实基础。“一项技术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不被市场淘汰。”彭思华说。

除了保鲜以外,调味配方的配制是重中之重。“只有经得起最挑剔、最专业的味蕾的挑战,我们才能有底气将产品推广到市场。”彭思华说。为此,团队走访了多位湖湘有名的厨师,在各位湘菜大师的指点下,他们以纯天然绿色产品为原材料调配味道:小米椒调辣味,冰糖调甜味,白醋调酸味。团队成员不断改进配方,不断淘汰不如意的产品,具有湖湘味的藕苗终于成形。

彭思华说:“我们有了创业的想法后就开始研发、生产产品,别人创业都是销―供―产模式,而我们是产―供―销模式。不过我们的‘地基’比别人更牢固,产品也更经得起考验。”

具有湖湘味的不仅仅只有藕苗,还有“舌尖洞庭”创业团队正在不断尝试的新产品,卜豆角、莴笋都成为了他们的特色产品。藕苗也在第一代配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人的口味进行调试,力争让更多顾客找到合胃口的食品,力求达到更美味的高度,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的常德湖香食品有限公司基地占地达千亩,公司员工有200多人,已有600多个合作商。聘请当地农户种植藕苗,解决了当地大多数年轻人的就业问题。由于市场的火爆,货物供不应求“这个生产基地在下半年还会再扩建。”彭思华说道。

彭思华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在他创业过程中给予过他帮助的人的姓名,其中第一个就是指导老师刘目前。“刘老师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让我们明白每一件事都要都要用心去做,创业更要有恒心、有良心、敢创新。”

“舌尖洞庭”创业团队起步于洞庭湖,发展于湖湘,但他们绝不会止步于此,祝愿他们将湖湘味道带往更广阔的天地。

(学生记者 徐利平 白艳 李世成 刘欣)

 

点击下载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