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命运之神的垂青,一个偶然的机会,来自湖南益阳千山红农场的石雪晖背着行李走进了湖南农学院的大门,走进了她完全陌生的果蔬学世界。大一时,也许是因为陌生,也许是因为寒冷的冬天,老师带着她去岳阳实习,进行果树修剪的辛苦经历,使她对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这一切让她的指导老师张展薇看在了眼里:“不要光在教室里读书,去园子里看看那些果树吧,这样你才会觉得有趣。”老师温和的话语,启发了这个农村女孩,此后石雪晖便时不时跑到园子里去,了解果树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等,一来二去,她渐渐喜欢上了这门专业,觉得果树是有生命的、懂得和她交流,一段时间不去,她心里就有种落空的感觉。
1976年,年轻的石雪晖留校任教了。光阴荏苒,转眼11年过去,这时的石雪晖已成了学校果树学专业的一个教学科研骨干。因为工作出色,1987年,作为原国家教委公派留学生之一,石雪晖东渡扶桑,留学日本香川大学,研究柑桔营养生理知识,在短短的一年内,她宵衣旰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问中去,尽可能多地掌握了该领域的高新技术。一年后,她学成归来,竭心尽力地回报国家,回报三湘父老,圆了自己的果树梦。
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为每一个农业科研人员施展才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个人价值怎样体现?从石雪晖身上,我们不难找到答案。1997年之前,桂阳县正和乡欧家村2400余亩柰李连续几年挂果稀少,县团委心急火燎地找到了农大,受学校派遣,石雪晖于1997年1月和4月连续2次去那里讲课,现场指导农民采取多种措施,使得柰李于当年就喜获丰收。1998年4月,石雪晖再次去那里指导柰李生产,返程前,正准备去赶火车的她不想被一位村民拦住了,那人家里种了三亩李树却几年不结果,想请石雪晖去看一下,看着果农伤心的样子,石雪晖的心一下子就软下来了,于是她停下来写了一些如何保花保果的文字给他,教他进行李树培管,那位农民家的李树当年就挂了果。以知识为纽带,石雪晖就这样赢得了果农的信任和当地政府的肯定。现在,欧家村的老百姓已把这位农大的女教授当成了他们的亲人,每一次,当石雪晖去他们那里时,村民就会高兴得象过年一样地燃放鞭炮迎送她。
2003年8月,邵东县300 多亩粉红亚都蜜葡萄栽下后多年不结果,得知这一情况后,石雪晖前去现场给农民讲课,指导农民解决技术难题,这些葡萄在2004年平均亩产就达到了3000斤左右,农民不仅喜获丰收,而且还使得县农业局避免了与农民的一场官司。
2003 年,四川某果业公司,在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两地为推销葡萄苗牟取暴利(当年扦插苗,高度不到20cm,均价4.2元/株),要农民亩栽葡萄430株(实际只需栽150株/亩)。由于缺乏技术,定植后的第二年(2004年)90%的植株均未长好,只有少量结果,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后来由于石雪晖教授“葡萄引种及高效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使得农民普遍受益,四川某果业公司也因此无法在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市立足。2004年,常德临澧县一户农民种植的100余亩红地球、美人指葡萄,出现了不开花、不结果的现象,他背着一棵葡萄树辗转来到石雪晖家里请教,石雪晖耐心地告诉他哪里修剪不对,哪里应该怎么做,并免费给他提供相关技术资料,使得他的葡萄二次结了果。同年,在石雪晖的指导下,湘西龙山县和桑植县的几位种殖户所栽的葡萄,也都获得了丰收,亩产均达到了两千斤以上。
“一粒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几十年来,石雪晖在通过运用自己的技术,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难题的过程中,她也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升华。
情之所系,汗水浇灌。石雪晖在孜孜求索,常年下乡为农民排忧解难的同时,她的科技之花也在各地迎春绽放。常德澧县澧阳镇朱家岗村,原来种棉花,效益并不明显,2002年开始,农民在石雪晖的指导下,种了一百亩葡萄,结果2003年亩产达到了3000多斤,亩产值15000元以上,当年就获纯利100多万元。2003年5月份,石雪晖去他们那里讲授有助于促进葡萄稳产、优质的蔬果技术时,上到县长下至普通百姓,许多人都跑去当她的学生,虚心地听她讲课。
石雪晖和她的课题组研发的“葡萄引种及高效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研究”这一成果,开辟了我国南方不能种植欧亚种葡萄的先河,结束了南方种植红色品种不能上色的历史。现在,常德澧县利用这一成果,已经发展欧亚种品种生产基地1000多亩,欧美杂种葡萄4000多亩,欧亚种葡萄实现平均亩产值14000多元,如澧阳镇朱家岗村农户蔡业贵种植4亩美人指葡萄,2003~2004年共收入130000多元;永丰乡复兴村农户陆绪炎种1.2亩红地球葡萄,最高亩产值达20000多元。2004年全县种植葡萄的收入达5000多万元,科技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现在,这一成果已辐射到湘、鄂两省周边县市的农村。2003年以来,以石雪晖为主的葡萄课题组指导桑植、龙山、永順、泸溪等县,共发展欧亚种葡萄红地球、维多利亚、红宝石无核、美人指等品种430余亩,他们连续2年利用“五·一”节长假,现场指导,由于采用了该项成果的新技术,葡萄2004年(定植后的第二年)亩产量超过了2500斤,亩产效益过万元。
现在,石雪晖教授正在致力于一项关于调控葡萄产期的研究,这项技术旨在通过人工控制葡萄休眠的方法,来调控非自然条件下葡萄花芽的分化,进而达到葡萄一年两收的目地。如果该技术投入应用,葡萄一年两收,水果淡季却有美味葡萄上市,这对葡萄种殖户和消费者来说,无疑又将是一大喜讯。
20多年来,这位把农民装在心中,急农民之所急的女教授经常利用寒暑假跋山涉水,用自己的知识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她的足迹已踏遍湖南省的郴县、桂阳、澧县、临澧、安乡、平江、汩罗、衡阳、常宁、湘潭、长沙、宁乡、浏阳、炎陵、溆浦、辰溪、中方、靖州、会同、洪江、邵阳、隆回、邵东、沅江、益阳、安化、新化、娄底、泸溪、吉首、永順、桑植、龙山、花垣、张家界等50多个市县,她每到一处都认真指导果树生产,为农民分忧。
这么多年来,她究竟免费为农民讲了多少次课,送了多少本书、多少根果苗,石雪晖自己也记不清了。她唯一记着的,就是农民的果树,农民见到她时那焦切、渴盼的表情。他们一见到她总说:“石教授,你怎么不早点来?”每当这时,一股暖流就会涌上石雪晖的心头。在平凡的日子里,这位女教授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许多农民经常打电话、写信、甚至发手机短信联系她,向她请教果树的购买、栽培、病虫防治方面的知识,每次石雪晖都会一一回复。“作为一名老党员,不要去考虑向农民索取什么,而要考虑你给了农民什么。”石雪晖如是说。这些年来,她就是凭借这样一种信念坚持在服务三农的第一线,奔走在那些遥远的乡间,而无怨无悔。
冬去春来。在这个百花盛开的日子里,石雪晖,这位农民的女儿,果树的母亲,怀着知识分子特有的社会责任感,踏着三湘大地泥土的芬芳,正向我们坚实地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