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陈金湘出生在大通湖区,那曾是一个血吸虫病的多发地区,当时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小学时,他就开始参与集体劳动,亲身体验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从那时起,陈金湘便立志要改变家乡人民的这种落后状况。从此,陈金湘为理想开始了艰辛跋涉。为了天下苍生絮,陈金湘真可谓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973年,陈金湘高中毕业回村工作,先后担任团支部书记、生产队长等职;1976年作为优秀知识青年被推荐到湖南农学院深造;1979年大学毕业后,很多同学都沉浸在捧上了“铁饭碗”的兴奋中,而陈金湘却仍然感到知识的缺乏,于是他报考了江苏农学院的研究生,并师从全国著名“棉花学术泰斗”郑学年教授。三年的研究生在读期间,他刻苦钻研的求学精神深受导师的赞赏。毕业前夕,重病在床的郑教授把陈金湘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说:“金湘啊,我带了不少研究生,而你是我最赏识的弟子之一,我希望你能把棉花研究作为一生的事业,做出好的成绩来。”陈金湘将导师的教诲牢记在心,毕业后回到母校农学院工业原料教研室从事棉花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提高实验技能,他主动要求到农学实验课教研室学习、锻炼,带毕业生实习、下乡办点、搞科研、采集实验标本、做田间试验……
1984年,陈金湘主持了湖南省重点科研课题——湖南省棉花高产规范化栽培研究。他组织19个农业局经作站,棉科所100多位棉花科学工作者参加,为了搞好此项研究,尽快制定我省棉花高产的栽培规范,陈金湘连续三年带学生到常德蒿子港参加攻关研究,和棉农吃、住在一起。经过五年的调研,确定了我省棉花高产的最佳播种期、种植密度、化调方法和花铃肥施氮比,制定了《湖南省亩产100公斤皮棉的栽培技术规范》,此项技术很快在全省得到大力推广,在华容、南县等县(市),皮棉亩产达到了100公斤,普通棉农的亩产都大大超过了同期历史最高水平,使我省的棉花单产水平从以前的全国第十四位跃升到第一位,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993年,陈金湘被省农业厅选派到世界著名农业综合大学墨西哥查平哥(Chapingo)大学深造。墨西哥是陆地棉的起源中心,具有相当丰富的品种资源,而品种资源是育种的关键。作为中国在墨西哥从事此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拼命学习、刻苦钻研,冒着暑热实地考察,全身心地投入到搜集、引进墨西哥优良的棉花品种资源中,希望能早日培育出世界一流的棉花品种。由于水土不服,工作强度太大,不到一年,他就因劳累过度而导致腰椎尖盘突出,累倒在了墨西哥。鉴于病情的恶化,他不得不提前回国,而搜集优良品种资源的事情便成了他的另一种病情——“心病”。
1997年,陈金湘的病情好转,他又踏上了赴墨西哥深造的旅途。在留学期间,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墨西哥的栽培棉和野生棉生长地,收集到了大量的品种资源。这一年,江泽民主席访问墨西哥,陈金湘作为留学生代表受到了江主席的亲切接见并与之合影。
1998年,陈金湘学成,载着累累硕果准备回国。墨西哥文化部留学生司的负责人知道后,亲自找他谈话:“你很优秀,如果你愿意留下来,我们一定给你提供优厚的待遇,并解决你提出的合理的要求。”陈金湘婉言谢绝了,他坚定地说:“我的根、我的事业在中国!”陈金湘不为所动,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现在,他正从事多个课题的研究,如“高产优质抗虫棉新品种的选育”、“超级优质杂交棉新品种的选育”、“两系防伪杂交棉育种新技术的研究”(国际前沿)、“棉花高效优质关键控制技术的研究”(国家“十五”重点项目)等。
陈金湘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人生的华章,这是一个归国学子赤诚爱国之心的体现,是他从小立志、历经磨难结出的甘甜果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