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后悔,是因为我回到了中国。”
记者:邓教授,你在国外工作、生活了十多年,据了解,你在国外的经济、事业等各方面发展都要比在国内优越。为什么会选择回湖南农大?你回国有三年了,感觉落差大吗?有没有后悔?
邓子牛:说实话,回来之后落差真的很大,但是我不后悔,真的不后悔,因为我回到的是自己的祖国。最先向我发出邀请的是甘霖副省长,我当时回信说可以考虑,之后不久就接到了周清明校长签字的信函,介绍了近年来湖南农大的发展情况。期间,我回了一趟国,专程到湖南农大看了一下,回意大利后我考虑了半年多,最后决定回国。
当时下这个决心费了蛮大的劲。在国外的车子、房子、商店都卖了,当地许多朋友、同事都不能理解,长期居留证都拿到了,事业又很顺利,怎么还回去呀!我夫人完全是为了支持我,一开始与她谈回国,她不同意,尤其是舍不得她经营的商店和孤身留在意大利上大学的儿子,最后她为了我,舍弃了在意大利的一切,与我一道回国。
“为家乡人尽绵薄之力,是我的心愿。”
记者:在国外十多年,这段时间是每个人一生中的黄金期,你的事业根基应该是打在了国外的,是什么因素促使你选择回国?
邓子牛:我这个人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小时候家里也很困难,回国探亲时,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还那么穷,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我是专门研究柑橘的,湖南是柑橘大省,如果能把柑橘发展起来,对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是很有帮助的。能为家乡人民尽点绵薄之力,这也是我的心愿。
去年,省政府在湘南召开了柑橘现场观摩会,与会领导和专家为湖南柑橘的发展前景作了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了很多好的建议。现在,农民吃饭的问题基本解决了,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靠什么?当然得靠发展经济!水果是一个经济效益高的产业,而柑橘在湖南占水果的80%,已成为湖南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因此,发展柑橘产业在湖南是一条重要途径。发展柑橘,湖南有地理优势,尤其是南部、西部还有很多荒山可以开发出来种柑橘。湖南是全国粮食大省,普遍存在农民种水稻收入低的问题;在荒山上种柑橘,不与水稻争土地,可确保粮食自足,又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就现在柑橘的产量来说,一亩地平均能产2000斤,就算平均卖一块钱一斤吧,也有两千块钱。如果管理得好,亩产还能达到2000至6000斤,与种其它农作物相比较,收入非常可观。
目前,我国的柑橘与世界各主产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品种结构还不合理,栽培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单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不强。湖南作为柑橘原产地之一,科研和生产在国际上声誉却不高。那么,如何振兴湖南乃至中国的柑橘产业?我认为,大规模地培养后备人才,是柑橘科研和生产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如果一定要我说是什么促使我决定回国的话,那么这些想法应该是最直接的动因吧!
“没有取得大成果,只是做了些实事。”
记者:邓教授,请介绍一下你的研究专业、方向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邓子牛:没有取得什么大成果,应该说是做了一些实事吧!我研究的专业是果树学,具体的研究对象是柑橘,研究方向主要是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两个方面,从事果树遗传育种、组织与细胞培养、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在柑橘有用基因的鉴定、抗病突变系的筛选、转基因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一些较为满意的研究结果。先后为硕士生、博士生主讲《果树生物技术》、《果树分子生物学》、《果树种质子资源》等课程,现在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12人。参与意大利国际科研项目4项,主持国家973前期项目、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农业部948项目各1项,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和重大专项各1项,校引进人才科研项目1项。回国后,登记了两个柑橘新品种“峎丰脐橙”和“安化红”早熟温州蜜柑,申请专利一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近十余年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2004年湖南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评审中,共设立农业科技重大专项6项,湖南农大作为主持单位承担了4项,我主持的《柑橘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获得资助。
“研发出好的品种,促进农民增收,这是我们的宗旨。”
记者:湖南作为一个水果大省,尤其是柑橘占了80%的比例,作为柑橘专家,你对柑橘今后的发展有哪些设想?
邓子牛:目前,我国的柑橘学科,特别是在产业这块相对滞后,因此,首先要改变以往那种对产业问题不积极的态度,科研要与产业挂钩,衔接好相关事宜。同时,还要考虑到将来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人的消费观念等,不断地研发出新品种、新技术。
就柑橘产业这一块,我的设想是这样的:首先就是要开拓市场。我们湖南要发展柑橘,就应该了解市场的需求,品种要跟市场走,我们原来的主要品种是温州蜜柑中熟品种,占了70%,这种品种集中在11至12月成熟,造成了很大的市场压力,因此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拉开水果的成熟期很重要。将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像东南亚、香港、新加坡市场风味偏甜;俄罗斯、北方这一块市场风味偏酸,我们就要预先做好规划。这些工作要做好了,还要做好营销和宣传,要主动出击,你不能坐在家里等,在家里等谁知道你有柑橘卖是不是。
第二就是抓好管理。现在人们吃水果,更注重它的健康性,因为水果跟别的东西不一样,拿起来就吃。因此在管理上,我们就要把好关,尤其是在使用农药、化肥等方面,都要有严格的标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是无公害栽培、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现在很多果农到了时间就去打药,也不管果树需不需要,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既浪费金钱,又产生药害,甚至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在指导果农的时候,我们就要着重向他们讲解这方面的知识,要对症下药;在施肥方面,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做到合理施肥。
第三就是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果实采收后要通过商品化处理,把果品变成商品,才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它的经济效益。在加工方面,果汁和罐头比较适合。目前,湖南在加工成罐头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果汁做得还不够。
从选种到加工,这一系列流程,将是我们下一个五年计划要完善解决的,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整个产业就有了体系。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服务三农,所以在做这一切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农民获利,研发出好的品种,促进农民增收,这是我们的宗旨。一句话,待到柑橘红三湘,农民笑开颜!
采访结束,我在整理这些文字的时候,心想:这就是一个柑橘专家的心声,一个海归博士的心愿,一个潇湘学者的梦想!我从心灵的深处为他祝愿,为三湘四水的父老乡亲祝愿,让一切梦想成真!
(张小眉)
![]() |